中国自动化网 - 自动化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行业动态 | 自动化要闻 | 企业新闻 | 产品新闻 | 产业视点 | 企业专题 | 会议快报 | 故障维修 | 行业专题 | 技术专题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专题 > 近一半的工作将会自动化,这5个问题尤为重要
F.biz | 商业搜索

近一半的工作将会自动化,这5个问题尤为重要

信息来源:coaoo.com   时间: 2019-03-07  浏览次数:287

  我们根本无法确定自动化、算法以及人工智能(AI)创造的就业机会最终能否比它们毁灭的多。各种各样的观点都有。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预测,47%的工作将实现自动化,而且技术变化实际上已经成为近年来就业水平下降的因素之一。有些人已经在为没有工作的世界做准备。

  但自动化已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而工作依然存在,这是因为在取代某些人类劳动的同时,自动化也促进了对其他人类劳动的需求。此外,目前就业市场的震荡较为缓和。近几十年来经济中就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也低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水平。如今,经济学家担心的是就业市场活力不足——移民和员工流失率等流动性和活力指标已持续滑落了几十年。

  但无论自动化会让总就业人数增加还是减少,我们都不该因为这样的不确定性而无视或偏离有关自动化的其他急迫问题。以下是自动化和就业领域被人们忽略的五个重要问题。

  所在岗位实现自动化后,

  劳动者能转到新的岗位上吗?

  自动化带来的问题不仅来自有多少工作因它而消失,还来自实现自动化后劳动者能否转赴其他岗位。我们Indeed网站掌握着一些受威胁就业者如何寻找新工作机会的数据,比如零售从业者考虑去做客服或销售代表。但转岗难度可能比以前更大。近几十年来,由于用人单位招聘和解雇的人数都少于以往,加之人员流动也比以前少,使得员工流失速度不断放缓。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相比,如今的就业市场变化可能更小,但如今较低的就业增长率和人员流动性可能让转岗变得更加缓慢而痛苦。

  谁将承担自动化带来的负担?

  无论自动化将削减多少就业机会,其负面影响都不会平均分布。和拥有本科及以上学位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可能性要高得多,而这类工作更有可能实现自动化。男性从事重复性工作的可能性高于女性。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在华盛顿和圣何塞这样的大都市,只有三分之一的岗位属于重复性工作,而在加州内陆大部分地区以及许多较小的南部和中西部城市,这个数字达到或超过50%。这样的地区性差异和政党分界线一致——在2016年支持总统特朗普的县,重复性工作所占比重较高,因而更有可能受到影响。

  自动化对劳动力供应有何影响?

  除了影响劳动力需求,自动化还有可能影响劳动力供应。以往的科技创新,比如洗衣机和厨房电器缩短了做家务所需的时间,从而有助于女性从事有偿劳动。同样的,今后与自动化有关的科技进步也有可能改变愿意并能够工作的劳动者数量。比如说,自动驾驶汽车或许会把上下班变成有产出的工作时间。或者,自动驾驶汽车可以送孩子们去上学或参加活动,从而解放父母,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另外,自动化还可能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消费价格,从而可能减少劳动力供应,因为人们可以缩短工作时间但仍然买得起同样的东西。哪些影响会最终显现出来还远无定论。

  自动化怎样影响工资?

  工资对自动化又有何影响?自动化的步伐取决于价格,而不仅仅是技术可行性。某种机器人或算法能和人一样完成某项任务绝不意味着人会被取代。自动化取决于技术成本和人力成本的对比情况。举例来说,目前劳动力市场供给吃紧,工资上涨和人员短缺可能促进自动化并提高生产率。同时,某些行业被自动化取代的劳动力可能成为其他行业的劳动力供应,这有可能压低工资,延缓生产率增速,进而拉大收入差距。但和上一个问题一样,还不清楚哪项因素的影响会更大。

  自动化如何改变找工作的方式?

  在更好地匹配求职者和职位空缺方面,AI拥有进行预测的潜力。自动化筛选和测试有可能消除对某些求职者不利的人为倾向。但如果用有倾向的数据库来训练算法,人的偏见在算法中就可能得到增强。同时,算法在某些群体中的应用可能和其他群体不同——一位专家曾警告说今后“有权力的人……更多地由人来接待,公众则更多地由机器来接待”。

  最后,人们或许会对自动化招聘持怀疑态度。近期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对求职者评估算法的热情低于自动驾驶汽车或老年护理机器人,而这可能延缓此项技术的普及。

  自动化创造的就业机会是否多于它消灭的就业机会,我们不必等到弄清楚后再去回答上述问题并采取行动。无论它最终会否增加或减少整体就业,降低转岗难度,重点照顾最有可能失业的人以及对劳动力供应、工资和求职问题进行思考都是接纳这些新技术的关键。

  杰德·科尔克(Jed Kolko) | 文

  杰德·科尔克是全球最大在线求职网站Indeed首席经济学家。

  刘铮筝 | 编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哈佛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自动化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