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24日讯(通讯员 刘锦锋 周阳)近日,建瓯国道237线小桥镇后塘村路段与大丘村路段两处边坡自动化监测试点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福建省首批普通国省道公路边坡自动化监测试点项目,标志着南平市在公路边坡安全管理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该试点项目的实施,是南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公路边坡监测、在役公路基础设施自动化监测预警等工作要求,精心组织、深入研究的成果,通过全方位构建边坡监测体系、联动打造临灾告警机制,推动公路边坡安全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为普通公路的安全运营筑牢坚实防线。
项目选取的两处土质路堑高陡边坡,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监测技术上,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了以接触式监测为主、非接触式监测为辅的手段,构建了“一主多辅”的全方位监测技术路线。通过多参数、多维度的监测方式,全面捕捉边坡的细微变化,实现了从单点、断面到面域的全方位覆盖。同时,项目还建立了红、橙、黄、蓝四级监测预警体系,通过连续监测、实时预警、及时告警到快速处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综合监测预警方案,为后续的养护决策提供了科学、精准的依据。
在预警处理机制方面,项目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临灾告警系统。该系统基于灾害识别技术,能够及时发出警示提醒,为过往车辆和行人提供安全保障。同时,系统还设置了“软”阻拦系统,配合多方应急处置联动机制,构建了多维度的管控链路,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最大程度降低灾害风险。
该试点项目的成功应用,有效攻克了公路管养单位在基础设施巡查排查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通过实现普通公路边坡24小时自动化科学监测,公路部门能够实时掌握边坡的运营状况,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下一步,南平市将以该试点项目为基础,持续探索和推广公路边坡自动化监测技术,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提升公路服务水平贡献更多力量。